余华文城三种境况下,选择放下,人

《灵魂摆渡2》有一段经典台词:“每个人都有无法放弃的执念,为了这个执念我们背弃了神,潜于幽暗的河底,化身般若,一去不返……”

也曾经有人说过:“念旧的人总是最容易受伤,喜欢拿余生来等一句别来无恙。只是你念你的旧,他又能记你多久?”

很多人太过于执著求而不得的人和事,惦记再也回不去的曾经,倔强到撞了南墙不回头,最终让自己在踉跄中精疲力尽。

余华的新作《文城》,讲了林祥福的故事。这个男人,抱着执念生活了几十年,依然求不得、放不下,最终殒命他乡。

林祥福的故事告诫我们:人生就是马不停蹄地赶路。我们奔赴一段旅程,当内心已经陷入迷茫混沌的境地时,不应埋头拉车,执拗地认为远方才是停船靠岸的驿站,而要学着放下,迷途知返。

01失去依靠时:放下消沉,深耕自己

《了凡四训》有言:“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真正左右我们命运的,不是一时的际遇,而是我们面对际遇时的先觉性。

打开命运之门的钥匙,一直在我们自己手中。

林祥福出生在北方一户富裕的家庭里,父亲是乡里唯一的秀才,母亲则是邻县的一位举人之女。

他五岁丧父,十九岁丧母并继承家业,二十四岁结婚。妻子给他生下女儿后,弃家而去,再无音信。

本以为会厮守终身的人,转身消失于人海。

林祥福想不通这是为什么,每天过得浑浑噩噩。直到有一天,他想起母亲曾说的那句:“纵有万贯家产在手,不如有一薄技傍身。”

林祥福的父亲酷爱木工活。林祥福从小耳濡目染,也学得了一些木工技巧。于是,他开始学习研究木工,心情也逐渐变得开朗。

拥有一技之长的林祥福,可以依靠自己的本领在任何地方立足安身。

后来,精湛的木工技术,让他在陌生的土地上再次创建丰厚的家业。即使时世动荡不安,他也能凭借自己的技艺而不至于风餐露宿、挨饿受冻。

泰戈尔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有的人并不站在同一个场所——有的在山前,有的在海边,有的在平原;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站着不动,所有的人都得朝前走”。

人生不可能总是细雨和风,一路坦途。如果我们终日沉溺于过往,在偏安一隅的角落自我麻醉逃避,不尝试调整与改变,最终会让我们觉得生活越来越难。

近两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受疫情影响,不少职场人士有着“身在曹营,朝不保夕”的担忧和顾虑,或许从入职到离职失业,就是瞬间的事。

在这样的境况下,我们更应该有危机意识,练就自己生存的本领,做一个职场的多面手。

事常与愿违,可事也总在人为。岁月从不会因为谁的悲喜而停住脚步,我们只有步履不停,才不至于举步维艰。

02求而不得时:放下执念,万事随缘

生活如同海上行船,常有风高浪急,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执着地追求着,想要实现人生的圆满。

可是,在这个追逐的过程中,求而不得是常态。

辛夷坞在《浮世浮城》里如是说:“生活有时候就像是做了一场梦,不管你梦醒后如何嗟叹,都没办法把美梦延续,或把噩梦改写,你只能在现实中继续若无其事地生活。

林祥福一路走来,也在执意追求圆满。回望这一段过往,如同梦境般虚幻。

原本,林祥福可以不理会已经两次出走的妻子小美,这个反复无常的女人不值得他挂念。他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抚养女儿长大,并在自己的家乡重新组建家庭,安安稳稳、和和美美过一辈子。

可林祥福毅然决然走上了千里寻妻路。

他背上襁褓中的女儿,带上盘缠,一路由黄河北岸来到了江南,寻找小美口中的“文城”。

“文城”在哪里?林祥福只是听过小美的描述:那是距离长江向南公里的一座江南古镇,有近千年的历史,两万的人口;那是一个“出门就遇水、抬脚就是船”的江南水乡。

他把整个家背在了背上,由北向南,跨过黄河,跨过长江。然后,行路的轨迹由直线变成横线,流连在江南的一座座城镇里。

在一阵猛烈的龙卷风后,林福祥度过万亩荡。在漫天风雪中,他找到了溪镇,这里的人们和小美有相似的口音。从此,他在溪镇谋生,直到离世,也没有找到他的爱人。

时局开始动荡,军阀混战,土匪猖獗,溪镇百姓的生活也变得不再太平。最后,为了救被土匪绑架的商会会长,侠胆忠义的林祥福被绑匪撕票而殒命。

林祥福本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撑起人生的一番天地,可是寻妻的执念,将他送入浮世浮城,从此,灾难接踵而至。

就这样,林祥福饱含期待地去追求圆满,结果走上了不归路。

很多时候,我们走不出困境,不是因为这个境遇有多难突破,而是我们放不下心中的执念。

人生总是有得有失,若能得失皆随缘,也就心宽人安。毕竟,人生没有回头路,世上没有后悔药。

世间的事飘忽不定,万事随心,随不了心便随缘,随不了缘便随时势。万不可坚守执念弄得自己身心俱疲。

人生的每个时区里,都各自背负着期待和使命。关于爱情,我们只能奉行:爱的时候相信彼此,爱远离的时候相信自己。

人生中常有求而不得的遗憾,放下执念,转身回头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郁可唯在《路过人间》中唱道:“世上唯一不变,是人都善变。路过人间,爱都有期限。天可怜见,心碎在所难免。”

人生中,渐行渐远是常事。每一段看似戛然而止的分离,都逃不过深思熟虑的放弃。我们,又何必画地为牢为某个人坚守执念一辈子。

03陷入窘境时:放下执拗,顺势而为

流年飞逝,世事沧桑。谁没有过跌跌撞撞,谁没有过彷徨迷茫?若我们能安时处顺,像草木一样,落地生根,以简静之心,渡岁月之河,人生之路终不至“行到水穷处”。

千里寻妻而不见,林祥福选择扎根在溪镇谋生。他带着女儿,在溪镇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他认识了新的朋友陈永良,两人一起开了一家木器社,十年间便挣下了一千多亩良田。

在奔赴“文城”的旅程中,林祥福遇到了情同手足的知己陈永良,彼此可以托付儿女和身家性命;也遇到了溃败流窜的北洋军,遇到了真正心狠手辣、屠村杀人的土匪,遇到了各种残暴。

原本,他有逃离的机会,回到他的北方家乡。毕竟,他托付看管家产的田氏兄弟,自始至终都对他忠心耿耿。那个他遗落在北方的家,依然可供他安度余生。

可是,他背负着兄弟的情义与忠心,执拗地总想救人于水火,最后却丢了性命,客死他乡——那个只存在于小美口中的虚幻的城镇。

梁晓声说:“人可以做很多事,但人不可以做一切事”。

林祥福为了一个执念,单枪匹马寻找一座困住他余生的童话镇,直至生命的终结,也未能了却他奔赴“文城”的夙愿。

有人说:“使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是那条取经的路。”

林祥福最后一无所有,乃至和妻儿“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其以尽哀”。他义无反顾的寻妻路,使他成为一个悲剧故事的主人公!

执着过了头就是执念,执念过了头就是禁锢。该放下时学会放下,这样才能腾出双手,抓住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04写在最后

一生执念一声叹,一世痴情一场空。

这是林祥福后半生的真实写照。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人生中的每一个计划和决定,都需深思熟虑后,小心取舍。

浮生一世,忽尔而已。我们何不慢下脚步,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些合理的预设,在纷扰繁琐中舍弃那些让人挠心蚀骨的人和事。

新的一年,愿我们顺天时而为,接地气而活,做一个放下执念,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glsysmh.com/afhgx/1009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