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士祥食事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花多少钱 https://m.39.net/disease/a_14337705.html
林语堂说:“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情,是值得我们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不是学问,而是吃。”一些话,年轻的时候不太懂,等懂的时候,已经不再年轻。(38X38cm)三十年前自己以中国画专业考上大学,当时我还不算那么喜欢国画,只是缘于少时对中国画的浅薄认识与接触。跨入大学的艺术之门,我也没有对国画表现出多少热衷,反倒是一直很羡慕教室对面油画专业的高中同学,甚至我还买了油画内框、外框,准备有机会画画油画,但是直至大学毕业也未遂行。(38X38cm)大学四年下来,随着自己对于中国画的认知不断深入,潜移默化地我也由衷地爱上了这门中国传统艺术。在大学学习国画主要是学习人物,基本上是画工笔,写意的花鸟、人物、山水练得较少,自参加工作以后才投入不少精力,画写意,画花鸟。之所以有这种转变,也是形势所迫。(38X38cm)参加工作进入社会就要与人打交道,逢年过节迎来送往的,当别人知道自己是搞美术的,免不了的求取索要,总不能给别人画工笔吧,一则画工笔比较费时间,二则辛苦画完的工笔画也舍不得往外送,再说自己手里都没有几张工笔画。(38X38cm)因此画些写意画应酬一下也就顺理成章,但是应酬不等于应付!送出去的画毕竟也是代表了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脸面。所以没怎么画写意的我,不得不拿出大量时间精力重新研习写意国画。(38X38cm)画画就是这样,只要肯下功夫,日积月累总是会有收获,总会不断提高自己。经过这些年的研习,在写意画的创作领域算是有所斩获,劲头亦日渐高涨,表现题材随之不断扩大。许多之前未曾想到过的事物渐渐进入我的表现范畴,成为笔下的艺术形象。(38X38cm)尤其是近来,那些日常随处可见的平凡事物成为我当下的绘画主题。像那些耳熟能详的南北地域特色菜、地方小吃、这些再寻常不过的吃食构成了我的画面元素,这些不能再平常的食物画出来让人倍感亲切,极富乡情。(38X38cm)周围的朋友们也喜欢这些作品,与其表现那些不疼不痒的传统花花草草,感觉这类作品更接地气!既有时代鲜明烙印,又不乏对于岁月的缅怀,充满人世情味。(38X38cm)我也总是在尝试打破藩篱、突破自我,丰富自身艺术创造力,现在的我更愿意表达当下社会人文生态,进行艺术地阐释、解读。谈到了吃,医生这样讲三十年前胃养人,三十年后人养胃。我则自嘲道:四十以前想吃啥吃啥,那是嘴馋;四十以后想吃啥吃啥,那是作死。(38X38cm)也许是人生即将步入半百的行列,对于经历过的过往,我有着自己的感悟。柴米油盐最是平凡,苦辣酸甜一米一饭,简简单单却能让人感到心暖,一日三餐四季是民生,也是日常,承载烟火气的美食总能让人感到满足。(38X38cm)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无论生活多累,工作多忙,停下来都要享受一下美食。很多时候,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是对生活的细细品味……(38X38cm)吃,大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事情了,不同的“吃”法,背后是不同的人生。一饮一食之间,反映人情世故、世间百态。(38X38cm)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什么”。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俗话讲:“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中国地域辽阔,中国人的口味又如此之杂,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总得要尝尝才不虚此生。(38X38cm)爱吃、爱谈吃、爱做菜,都是热爱生活、感恩生活的一种表现。谈吃,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对文化的态度。聊起吃总有说不完的故事,近代画家张大千对于吃从不含糊,其厨艺极佳,宴请宾朋,常常是亲自下厨,其手写的食谱菜单,都被友人收藏。(38X38cm)历史上宋代大文豪苏轼是当仁不让的吃货,相比于他写的诗,苏轼似乎离我们普通人更近一些的是他对吃的热爱。从他“上可品玉盘珍馐,下可尝馒头豆粥。”这句话中看出,口中之食,世间无一个不好吃。他用心感受每一种食物的美味与精妙,用诗词对他们表白。(38X38cm)在长达四十余年的仕宦生涯里,苏轼的大半时间都是在贬谪之地生活,三次贬谪,黄州、惠州、儋州,环境一个比一个荒凉,日子一次比一次凄苦。但再怎么艰难,苏轼都能调整心态,去发现生活的美好。(38X38cm)在历尽风霜侵染,勘透世情后,他也找到了内心对生活、对饮食的准则。苏轼对美食的态度,其实也是他对生活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凡物皆可以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38X38cm)谈吃自然是绕不过蟹,爱吃蟹的人不论古今,不分南北,北魏时期贾思勰就曾在他的《世说新语》里就记载了:“左手持酒杯,右手持蟹鳌,拍腹酒穿中,便足俩一生”的场景。(38X38cm)近代徐悲鸿还曾发出过“鱼是我的命,螃蟹是我的冤家,见了冤家不要命”的感慨。大侠金庸迷恋棋艺,于是大28岁的金庸拜了聂卫平为师。金庸邀请聂卫平来家中作客,知道聂卫平爱吃蟹,提前买了15只大闸蟹,聂卫平一下吃了13只。(38X38cm)此世间,唯“美景和美食”不可辜负。南宋进士徐似道五十多岁才谋得太和县令,对螃蟹钟爱有加,他在《游庐山得蟹》中云: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亦知二者古难并,到得九江吾事足。庐山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来酒边。持螯把酒与山对,世无此乐三百年。时人爱画陶靖节,菊绕乐篱手亲折。何如更画我持螯,共对庐山作三绝。(38X38cm)苏轼曾言:“人生不过百年,索性笑他三万六千场,一日一笑,此生快哉!”而徐似道面对佳景食蟹饮酒,就能开心三百年,此等心胸即便苏轼也是有所不及。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声明:以上文中作品图片均为文章作者原创,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他人进行商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zglsysmh.com/afhpz/1045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