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中药名:
中药名:蒲公英
土名:蒲公英、奶奶草、黄花地丁
形态:多年生草本,含白色乳汁,高10~25厘米。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叶根生,排成莲座状;叶片矩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6~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下延成叶柄状,边缘浅裂或作不规则羽状分裂,裂片齿牙状或三角状,全缘或具疏齿,绿色,或在边缘带淡紫色斑,被白色丝状毛。花茎上部密被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直径2.5~3.5厘米,全部为舌状花,两性:总苞钟状,总苞片多层,外层较短,卵状披针形,先端尖,有角状突起,内层线状披针形,先端呈爪状;花冠黄色,长1.5~1.8厘米;宽2~2.5毫米,先端平截,5齿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上,花药合生成筒状,包于花柱外,花丝分离,白色,短而稍扁;雌蕊1,子房下位。长椭圆形,花柱细长,柱头2裂,有短毛。瘦果倒披针形,长4~5毫米,宽约1.5毫米,外具纵棱,有多数刺状突起,顶端具喙,着生白色冠毛。花期4~5月。果期6~7月。
分布:山坡、路旁、沟边、宅边
采集:3-10月
性味功效:性寒,味苦、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菌消炎,健胃。用于乳腺炎、肺脓疡、阑尾炎、疔疮热毒、目赤肿痛、热淋、肠痈、痄腮、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火;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等症。
用法用量: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应用:1.治乳腺炎、疖肿:鲜全草五钱至一两,加少量黄酒,水煎服。或加野菊花全草五钱,水煎服。另用鲜全草捣烂,敷患处。
2.治胃溃疡、胃炎:全草八钱至一两,加鸡儿肠鲜根二两、红枣十枚,水煎服。或蒲公英干根、地榆根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钱,一日三次,生姜汤送服。或本干品一两(研细粉),橘皮六钱(研细粉),砂仁三钱(研细粉),混合共研,每服二至三分,一日数回,饭后开水送服。
3.治急性乳腺炎:全草二两,香附一两。每日一剂,煎服二次。
4.通乳:鲜全草捣烂,敷患处,日换三、四次。
5.治瘰疬结核,痰核绕项而生:全草三钱,香附一钱,羊蹄根一钱五分,山茨菇一钱,大蓟独根二钱,虎掌草二钱,小一枝箭二钱,小九古牛一钱。水煎,加少量黄酒服。
6.治疳疮疔毒:鲜全草捣烂,敷患处;取汁,和酒煎服,取汗。
7.治急性结膜炎:全草、金银花。将两药分别水煎,制成两种滴眼水。每日滴眼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
8.治多年恶疮及蛇螫肿毒:鲜全草捣烂,敷患处。
9.治肝炎:蒲公英干根六钱,茵陈蒿四钱,柴胡、生山栀、郁金、茯苓各三钱。煎服。或用干根、天名精各一两,煎服。
10.治胆囊炎:全草一两,水煎服。
11.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用蒲公英根制成散剂,每日3次,每次5分,饭后服。
12.先天性血管瘤:取鲜蒲公英叶、茎的白汁,涂擦血管瘤表面,每日5~10次。
另外,本品服配金银花、鱼腥草,可用于痰热郁肺;配板蓝根,可用治咽喉肿痛;配忍冬藤、车前草,可用治小便热淋;配决明子、黄菊花,可用治目赤肿痛;配栀子、茵陈,可用治湿热黄疸;配瓜蒌、贝母,可用治乳痈红肿;配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可用于疔疮肿毒;配夏枯草、牡蛎,可用于瘰历痰核。
有诗赞也
绒球随风上九霄,
抗茵消毒价值高。
肌醇叶酸泛酸含,
黑发益寿粥酒膏。
相传,有一位未婚的姑娘,因患了乳痈,胸部红肿痛痒,但又羞于开口。姑娘的母亲知道后,嘀咕道:“一个未婚姑娘家怎么会染上奶疮呢?”姑娘有口难言,烦闷抑郁,趁午间母亲熟睡后,便来到河边欲投河自尽。
当时河边正好有个姓蒲的渔翁在捕鱼,发现姑娘投河后,急忙救起这姑娘。渔翁问清姑娘自尽的缘由,一面叹息姑娘不珍惜自己的性命,一面叫自己的女儿蒲英去后山采了一种草药,捣烂后敷在姑娘的患处,红肿症状有所缓解。姑娘欣喜,之后几天又找蒲姓渔翁和蒲英为自己敷药,连敷一段时日后,姑娘的乳痈痊愈。后来,她将治好自己乳痈的草药种在自家的房边空地上,以纪念蒲家父女的救命之情,并把这种草药起名为“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奶汁草。相传有一富人家小姐乳部红肿,疼痛难忍,既羞于求医,又惟恐父母责备,苦不欲生,投河自尽。恰遇蒲姓渔家父女搭救,渔家女叫蒲公英,得知小姐因病投河,了解病情后,当即用药渣外敷小姐乳部,数日乳疾治愈。小姐将草药带回植于花圃,称其名为蒲公英,以示感谢之情。
唐代徐寅《路旁草》云:
楚甸秦原万里平,谁教根向路旁生。
轻蹄绣毂长相踏,合是荣时不得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