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国奖舞台上的消防战士北京科技大学

国奖答辩的舞台上有一个身影,分外闪耀专业第一,加权91.分的他是土木类班的小班主任也曾是校戎程研究会文娱部的副部长是万千北科学子中的一员却也曾是一名选择逆行的消防战士重型地震救援队的队员在服役两年的时间里,他曾执行过多次的消防救援任务,获得了优秀义务兵、嘉奖等奖励,并取得了初级消防员职业资格证书。将溺水者救上岸、在火场里把空气呼吸器戴给被困人员、救跳楼轻生的人、参加防汛抗洪……这些发生在电视新闻上的事,都是那时他每天真实的生活。退伍复学之后,他先后获得三晋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优秀三好学生、校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校“爱我国防”演讲比赛一等奖、北京市“爱我国防”演讲比赛三等奖、校物理学术竞赛二等奖等荣誉和奖励,并保研本校继续深造。见过青春炽烈也熬过清冷星夜他是来自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的赵佳乐五年青春,两重风景他在北科书写出了别样的精彩画卷初入大学人生海海如今浑身散发着光芒的优秀学生代表,也曾有过一段找不到方向的日子……年,赵佳乐考入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成为了他口中一名“不太合格”的北科学生。那时候刚上大一,他和好多同学一样,莫明其妙地陷入了一种迷茫又不知所措的状态。当时他嫌累嫌苦坚持辞掉了班长的职务、没有什么特长、人际交往能力又相对较差、再加上偏科严重,学习成绩也落于人后,大一学年必修课加权79.4分,专业第70多名。遇到困境却依旧不甘平庸的赵佳乐,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当兵。初入军营山山而川大概每个男孩子都有当兵的梦想吧,革命英雄从小被大家推崇,电视剧里的特种兵以一当十,为了理想和正义去战斗…最初赵佳乐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态,甚至对这样的生活还有向往和憧憬。但他没想到自己会被分配到消防部队,成为一名消防兵。年9月13日,是他离开学校去部队的日子。早上八点,辅导员和室友送他到集结点。没有漫长的军列,也没有遍地的迷彩,一辆普通的大巴车,就将赵佳乐的青春从校园带到了部队。消防部队的新兵都会经历三个阶段为期六个月的集训,分别进行队列、体能、技能的训练。由于体质较差,第一天开始体能训练的时候,40分钟的适应性训练,就让赵佳乐两只胳膊肿的和脚腕一样粗。虽然也会想到放弃,但是他不断调整心态,每次训练都会告诉自己,“要比别人多做一个”,就这样,在第二阶段新兵连的训练结束后,最初连一个俯卧撑都做不了,在结业考核中却拿到了单杠第一的成绩。在中队的训练以体能为主,平均每天跑步超过二十公里,这还不包括其他技能和基础体能的训练,赵佳乐在回顾这段历程时说:“在第二、三阶段共四个月的训练里,我们从来就没有穿过干的衣服,因为训练里的汗水会浸透棉衣,在迷彩服上留下一道道的汗渍,膝盖的半月板会因为长时间的强度的运动受到严重的磨损,就连下楼都得忍着巨痛,为了爬梯子快零点几秒钟,小腿上到处都是梯凳磕破的伤口,冬天的北京很冷,为了把水带撒直,只能赤手去抓,手腕上会被水带口砸破,再加上还会出水训练……”后来,在组织新兵第二阶段训练的时候,赵佳乐常和新兵说:“等到有一天,你会穿上战斗服、伴着红蓝相间的警灯和震撼的警报声奔赴现场,现场的群众会因为你穿的衣服给你送水、受灾的人会求你快去救救他的孩子,成功完成任务撤离的时候人们夹道欢送,对着你竖起大拇指,希望到那个时候,不会因为这些感到羞愧。”执行任务潺潺而镜经过六个月的训练,赵佳乐与同批六名战友成功通过中队考核,投入备防,开始真正参加各种救援任务。鲁豫说过,小时候人们总觉得,不怕死的都是英雄,现在明白,其实平凡的人做了不平凡的事,他就是英雄。在火场,消防兵需要穿着50多斤的装备,拿着沉重的高压水枪,在高温、黑暗、行动不便、处处是潜在危险的地方去灭火搜救。强光手电在浓烟的环境下的照明范围连半米都不到,到处都是可怕的噪音,没有人知道前面一步会是什么。听到空气呼吸器里自己沉重的呼吸、感受到高温炙烤下汗水从皮肤渗透出来,这样的场景考验着每一个队员的心理素质和体能素质。在火场,高温和浓烟会在30秒钟让一个成年人失去行动能力,而消防兵的常态,就是在和时间赛跑,与死神竞速争夺别人生存下去的权利。年的建军节,赵佳乐作为支队重型地震救援队队员,还参加了总队组织的地震救援演练,在国家地震救援训练基地体验了地震救援,并与队员顺利完成了救援任务。在为期18个月的备防中,他参加各类救援任务多次,而两节两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十九大、中非论坛等消防保卫工作的岗位上,也能够看见他的身影。退伍返校生生不息赵佳乐说,把消防部队的生活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与时间赛跑。所以直到现在,他都特别珍惜时间。刚退伍的时候,忘记了怎么写字,他就在周末去逸夫楼抄材料力学的课本;忘记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就到处问同学、问老师、或者在b站上看各种教程和网课;由于教学计划变更,还需要补修一部分课程。为了节省时间,他会每天早早起床吃早饭,也会在洗漱后坚持看书到熄灯。甚至计算好从起床到洗漱到收拾书包平均需要20分钟时间,从宿舍到逸夫楼需要花8分钟时间,到鸿博吃一碗重庆小面最快只需要4分钟,人多的时候走楼梯要比等电梯快很多。就是因为珍惜时间,所以他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在退伍以后,他取得了大二学年加权89.68,专业排名第二(2/),大三学年加权91.95,专业排名第一(1/)的成绩。并获得三晋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优秀三好学生等荣誉,还拿到推免资格,保研本校继续深造。赵佳乐说部队教会自己的另一点,就是要勇于尝试、敢于挑战。刚上大学的时候,甚至不敢在班会上发言。但是退伍归来,他始终在尝试新的挑战,参加了学校的国防演讲比赛并获得了第一名,在随后的北京市爱我国防演讲比赛中获三等奖,同时担任了学校戎程研究会的文娱部副部长,参与了部分的征兵宣讲工作,还成为了土木类班的小班主任,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小贝壳。在专业素养的提升上,他主动参加了srtp项目并顺利结题,在团队中主要负责了实验仪器操作、试样图纸绘制及加工等任务,也在本科导师的实验项目中参与了一些岩土工程基础实验,还在校物理学术竞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即使参加的比赛结果或许不如期待理想,但赵佳乐相信,只要尝试过、挑战过,即使没有成功,也总会有所收获。人生海海、山山而川,潺潺而镜、生生不息!部队严格的军事训练帮助,赵佳乐学会了认真和坚持!“是与不是”的回答,赵佳乐习惯了忍耐和适应!在被“限制”的时光里,赵佳乐更加明白了时间的宝贵。因为一直在为生命努力,才更加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在采访时,赵佳乐说:“现在的自己已经和入伍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在部队学习过火灾、洪水、地震等各种灾害的基本处置,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这样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我很感谢部队两年的生活带给我的这些。同时,在北科的这几年,我不仅仅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还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从大一的迷茫到现在的坚定,北科的一砖一瓦都见证了各位老师对我的悉心教诲、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我很庆幸能够在北科读书和深造。相信在未来、在北科、在各位老师的教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我能收获更大的幸运。”赵佳乐同学在给小贝壳们的寄语中写道:“既然无能为力,那就顺其自然;学会无心所恃,才能随遇而安;一切的期盼都将变得平淡,你能做的只有脚踏实地。”青春漫漫,不要怕路途中的迷茫人生海海,或许找到出口就是一番别样天地但是只有不甘平庸,不断追寻扩充自己的无限可能只有沉静下心,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才能不负韶光,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zglsysmh.com/afhgx/1012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9